內蒙古職業技術學校

袁老,一路走好

瀏覽數:30 

6d98215d400cfd0b5c53a1c9402a102.png

今天上午,袁隆平同志遺體送別儀式在長沙明陽山殯儀館舉行。

“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和帶頭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袁隆平,因病醫治無效,于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今天上午,袁隆平同志遺體送別儀式在長沙明陽山殯儀館舉行。

袁隆平同志逝世后,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他的逝世表示深切悼念,向其家屬表示親切問候并送花圈。

袁隆平同志是江西德安人,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一個知識分子家庭。1949年8月至1953年8月,在西南農學院農學系農作物專業學習。1953年8月至1971年1月,任湖南省安江農業學校教員。1971年1月至1984年6月,任湖南省農業科學院雜交水稻研究員(1978年9月晉升為研究員)。1984年6月至1988年1月,任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1988年1月至1995年5月,任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名譽院長。1995年5月至2016年1月,任湖南省政協副主席(其間:1995年5月至2015年8月,任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7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袁隆平同志是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他發明了“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技術,獨創了“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創立了雜交水稻學科,培養了一大批雜交水稻專家和技術骨干,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雜交水稻理論和應用技術體系。中共中央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決議,將秈型雜交水稻的育成與推廣,同氫彈試驗和人造衛星回收成功等一道列為我國科學技術取得的重要成就。習近平總書記曾四次接見袁隆平同志,充分肯定袁隆平團隊作出的重大貢獻。2018年,袁隆平同志獲“改革先鋒”稱號,2019年,被授予“共和國勛章”。

袁隆平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貢獻。他一生追求“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兩個夢想,把“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為畢生事業。全球共有40多個國家引種雜交水稻,中國境外種植面積達800萬公頃。

袁隆平同志的一生,是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肝膽相照的一生,是勇于創新、追求真理的一生,是情牽祖國、心系人民的一生,是胸懷世界、造福人類的一生,是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一生。

                 

辦公室編